联系我们
Contact us
全国咨询热线13312195062

天津博创天恒科技有限公司

公司地址:天津市河东区琳科西路红星大厦F19

联系电话:022-58519116

公司邮箱:bochtai@163.com

行业动态

江苏雷尼绍测头助力柔性制造线提速:让机床“会思考”的智能化升级

作者:www.bochco.cn 发布时间:2025-10-10 11:55:44点击:34

信息摘要:

雷尼绍(Renishaw)接触式测头系统在柔性生产线上展现出突出的应用价值。通过与数控系统的深度融合,它让机床具备了自我检测与自我校正的能力,推动了制造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整体提升。

零件加工的精度与效率正成为衡量生产线先进性的关键指标。面对复杂工艺、多品种、小批量的生产需求,制造企业越来越需要一种能够实现实时检测、自动补偿与过程控制的新型解决方案。

在这一趋势下,雷尼绍(Renishaw)接触式测头系统在柔性生产线上展现出突出的应用价值。通过与数控系统的深度融合,它让机床具备了自我检测与自我校正的能力,推动了制造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整体提升。


一、柔性制造的挑战:精度与效率并行

在汽车发动机缸体、缸盖等典型零件加工中,精度要求通常控制在±0.05毫米以内。由于机床在长时间运行中会受到热变形、刀具磨损、夹具偏移等因素影响,尺寸波动不可避免。

过去的生产线主要依赖人工检测和定期校准。工件加工完成后,操作员需要将其移至专用测量设备上进行检测,再根据结果人工调整刀补。这种方式不仅占用时间,也容易产生累积误差,难以满足现代柔性生产对节拍与稳定性的要求。

随着自动化水平提高,行业普遍希望实现机床加工与测量一体化,即在机床内部完成检测与补偿,让每一次加工都能自我验证、自我修正。


二、雷尼绍测头:机床的“智能感知系统”

在多家汽车制造企业的柔性生产线中,工程团队引入了雷尼绍接触式测头系统。这种测头能够在机床加工过程中直接参与测量任务,自动检测工件位置、尺寸和形状偏差,并实时将数据传输给数控系统,完成自动补偿。

与传统检测相比,雷尼绍测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“加工—检测—反馈”闭环控制。

其在柔性生产线中的典型应用包括:

1️⃣ Z向尺寸检测与补偿
测头可在加工后自动检测关键平面高度,如缸体止推面、凸台面等。当检测到微小偏差时,系统会实时修正刀具进给量,有效降低热伸缩带来的影响。

2️⃣ 槽宽尺寸检测与补偿
在缸体瓦盖槽加工中,刀具磨损易导致尺寸偏差。测头能快速检测槽宽变化,自动更新刀补参数,保持尺寸一致性。

3️⃣ 孔中心坐标检测
多工位孔系加工中,测头可测量前序孔的真实位置数据,使后续工序以准确坐标为基准加工,从而避免累积误差。

4️⃣ 刀具状态监测
配合江苏对刀仪,测头可检测刀具长度、半径变化及破损情况,并将结果上传至系统,实现刀具寿命管理与异常报警。

通过这些应用,测头使机床具备了“自感知”与“自修正”能力,为智能制造提供了坚实基础。


三、自动检测带来的实际成效

在东风汽车某缸体柔性生产线的应用中,集成雷尼绍测头系统后取得了明显成效:

  • 关键尺寸(如止推面、凸台面)CPK值由不足0.9提升至1.3以上

  • 零件尺寸波动显著减小,废品率降低约40%

  • 生产线节拍效率提升约15%~20%

  • 机床停机调试频率减少一半以上。

这些成果表明,接触式测头的引入不仅提升了检测精度和一致性,也在系统层面改善了生产节奏与设备利用率。


四、智能联动:测头与数控系统的深度融合

雷尼绍测头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与CNC控制系统的实时联动能力

测头在检测到数据后,通过光电信号将测量结果传送至控制系统。CNC系统随即根据偏差计算刀补参数,并自动修正刀位坐标。整个过程仅需几秒钟,无需人工干预。

更进一步,测头采集的数据还可上传至上层的MES生产管理系统,实现全线质量监控。当某台机床出现异常偏差时,系统可自动调整后续工序参数或提示维护人员进行检查,从而避免批量性误差的扩散。

这种由测头驱动的数据闭环,使柔性生产线具备了实时检测、即时响应、持续优化的能力。


五、制造自动化的进阶:从检测到决策

柔性制造的核心,不仅在于自动运行,更在于智能判断。雷尼绍测头的应用,使机床具备了基于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:

  • 自动状态识别:机床可根据测头反馈判断加工状态是否正常,包括B轴转位精度、主轴位置是否到位等。

  • 防撞与安全控制:当检测到刀具长度或半径补偿异常时,系统会自动报警并阻止程序继续运行,防止设备损坏。

  • 加工工步追踪:在断电或中断情况下,系统可依据测头数据自动恢复加工工步,减少废品。

这些功能的实现,让机床从“执行加工命令”升级为“根据测量数据自主调整”的智能设备。


六、柔性生产线的系统协同

现代汽车制造的柔性生产线集成多台加工中心、专机及机器人系统。雷尼绍测头在其中不仅承担检测任务,还作为数据枢纽连接机床、工艺与控制系统。

例如,在发动机缸盖加工线上,测头完成检测后,系统自动根据结果决定工件的去向:

  • 检测合格的工件直接流入下一工位;

  • 检测异常的工件则自动进入返修通道;

  • 若多次出现同类误差,系统会自动提示维护人员进行设备检查。

这种实时反馈机制,使生产线实现了从“单机智能”到“系统协同”的跨越,为建设数字化车间提供了可行路径。


七、推动制造升级的关键技术

雷尼绍接触式测头技术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汽车、航空、模具等领域,其在柔性制造系统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:

1️⃣ 加工与检测一体化:减少装夹次数和工件转运环节,提升加工一致性。
2️⃣ 实时误差补偿:通过数据反馈动态修正刀具轨迹,保证尺寸稳定。
3️⃣ 智能数据驱动:测量数据可作为质量追溯与工艺优化的依据,实现生产全流程可控。

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,不仅提升了制造精度,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八、结语:测量让制造更智能

制造自动化的本质,是让机床不仅“能加工”,更能“理解加工过程”。

雷尼绍测头的应用,让机床具备了“感知—判断—修正”的闭环能力,从检测技术延伸到智能控制,成为柔性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从汽车零件到航空部件,从单机检测到整线协同,接触式测头技术正为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
它让测量不再只是质量检验的终点,而成为智能制造过程的核心环节。


本文标签: